一、為什麼黃金是嫁妝首選?從傳統習俗談起
黃金一直是華人婚嫁中不可或缺的象徵。從古早時代起,黃金就被視為珍貴的金屬,不只代表財富,也蘊含深厚的文化意義。在過去,女兒出嫁時,父母會準備黃金首飾作為嫁妝,不僅是希望女兒婚後有依靠,更象徵娘家的體面與祝福。
黃金首飾也具備「保值」的特性,即便遇到經濟困難,也能當成備用資產,是實用與祝福兼具的心意。

二、結婚金飾有什麼意義?六禮中的重要角色
在傳統的「六禮」或「十二禮」中,金飾被列為文定儀式的重要部分。男方準備金飾贈與女方,不只是對婚姻的慎重,也是對女方的尊重與祝福。而女方也會回贈部分金飾,象徵兩家親上加親,互敬互重。

三、聘金、大小聘與嫁妝怎麼準備才不失禮?
【大聘】:
表達男方家誠意的象徵,數額依地區習俗與雙方家庭協議,一般以36萬、60萬、66萬為常見吉祥數字。通常女方婚後會退還或象徵性保留。
【小聘】:
實質感謝女方家養育之恩,南部稱「乳母錢」、北部稱「做衫錢」,常見數字為10萬、12萬、16萬。
【嫁妝】:
女方帶去男方家的生活用品或金飾。若女方有收大聘,則嫁妝通常也會準備等值金額的物品作為回禮,展現體面與誠意。
四、結婚金飾怎麼挑?男女方需準備哪些?
男方準備:
- 黃金項鍊一條
- 黃金手鍊/手環一對(南部多為手環)
- 黃金戒指一對(可配戴於中指)
- 黃金耳環一對(嘉義以北較常見)
備註:通常以雙數為主,象徵成雙成對。

女方準備:
- 黃金項鍊一條
- 黃金戒指一個(左手中指)
- 黃金領帶夾一個(若男方無戴領帶可省略)
備註:以單數為主,象徵陽剛氣質。

五、金飾的樣式演變:爸媽的年代跟現在有什麼不同?
結婚金飾,不只是財富與祝福的象徵,也反映著一個時代的審美與文化。
早期父母那一輩結婚時流行的,是以傳統圖騰為主的「龍鳳手鐲」、「囍字金項鍊」,或是南部習俗常見的「肚仔鍊(褲頭鍊)」,上頭可能雕有魚、扁擔、囍字,象徵新郎婚後要承擔家庭責任、福氣滿滿。
這些金飾不只華麗,更充滿濃濃的祝福意味,是父母對子女婚姻的用心準備。
而來到現在,年輕一代更偏好符合日常穿搭的「簡約風金飾」,設計上多以:
花朵造型(象徵花開富貴)、幾何線條(時尚耐看)、心型、葉片、蝴蝶等自然元素(溫柔又浪漫)

甚至不少新人會挑選「婚後也能戴出門」的實用款式,兼具傳統意義與現代美感,打破「結婚金飾只能放保險箱」的既定印象。
六、結婚金飾價格怎麼算?購買前一定要了解的重點!
對許多新人來說,走進銀樓選購結婚金飾,可能是人生第一次買黃金首飾。除了挑款式、試戴喜歡的樣式,最讓人摸不著頭緒的,往往是——「到底怎麼算價格?」
別擔心,我們一步一步帶你了解!
台灣黃金的計價單位是什麼?
在台灣,黃金多以「錢」作為單位(並非元,也不是克),是傳統銀樓慣用的重量單位:
- 1兩 = 10錢
- 1錢 = 10分
- 1分 = 10厘(最小單位)
- 1錢 ≈ 3.75公克
- 1盎司 ≈ 31.1公克 ≈ 約8.3錢
所以如果你聽到店家說「這條項鍊重6錢」,意思就是大約22.5公克。
黃金價格每天都會浮動
黃金屬於國際商品,價格會隨著全球市場(如美國利率、美元指數、地緣政治等)每日波動。台灣各地銀樓公會每天早上會公告:
- 黃金賣出價:你跟銀樓買黃金的價格(含材料與利潤)
- 黃金買進價:你把黃金賣回銀樓的回收價格
例如:
2025年3月25日當日公告牌價:
- 黃金賣出價:1錢 = $12,400
- 黃金買進價:1錢 = $11,400
這代表,若一條金飾重10錢,光是金料成本就超過12萬,還不包含工資喔!
✨ 金飾價格 = 黃金重量 × 當日金價 + 製作工費
這是選購時最重要的公式:
👉 金飾總價 = 黃金重量 × 當日賣出金價 + 工費
工費會因品項、工法、複雜度而異。舉例來說:
- 簡單素面的金戒指,工費可能每件約 $800~$1,500
- 龍鳳圖騰或雕花樣式的金項鍊,工費可能每條高達 $3,000~$8,000不等
- 而愈重的金飾,若工法繁複,工費也會相對提高
小提醒:
未加工的金條、金塊雖然免工費,但若是金飾(如耳環、手鍊、戒指)都會另加計工資。這部分每家銀樓報法不同,購買時記得先詢問清楚是否「標價含工資」或是「秤重另計工資」。
七、選擇結婚金飾,不只是購物,更是一份對家的承諾
結婚不只是儀式,更是一段新人生的起點。準備金飾不只是採買,而是象徵愛、責任與祝福。建議新人在選購前與長輩充分溝通,取得共識,選出最適合自己,也最讓雙方家庭安心的方式,共創幸福起點。

發佈留言